九尾狐: 千面妖狐,惑世倾城

admin2025-07-07 14:41:245291

中国神话中的神秘生物

相传狐狸有灵足,尾巴聚灵气,尾一分为二,终至九尾。最初的九尾狐,不是有九条独立的尾巴,而是一根尾巴上有九绺毛(参考封面上汉墓石刻上的九尾图)。

九尾狐有不死之身而且会喷火。传说吃下九尾狐的肉就不会受到魅惑还可以避开妖邪之气。

《山海经·南山经》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祥瑞之兽

郭璞注《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则云“太平则出而为瑞”, 说明在早期传说中,九尾狐是祯祥之物。

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象征子孙繁息。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囚娶涂山,谓之女娇。

魅世妖狐

大约宋代后,九尾狐才开始偏向魅惑、欺骗等形象。在《封神演义》中,九尾狐乃奉女娲之命前去诱惑商纣王,而后周武王伐纣,九尾狐化身妲己,做了许多坏事让纣王失去了民心与江山。民间传说亦流传九尾狐会化身各种人物以媚惑欺骗,因此狐狸便成为狡猾的代名词。

按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说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所以纣王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诗曰:

诸侯之女承恩露,玉帛金丝绣华服。

娇若九重天仙子,实为殷商亡国狐。

炮烙熔骨锻赤练,虿盆噬魂化流毒。

引得凤鸣彻岐山,摘星鹿台尽归当然,

但是女娲娘娘原本的任务是惑乱纣王君心,并不许残害生灵,狐妖擅自残害忠良,荼毒生灵,最终伏法。

《封神演义》

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女娲娘娘曰:“吾使你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业,残贼生灵,屠毒忠烈,惨恶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三妖俯伏,不敢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