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作为化学元素于 18 世纪末被发现,但因其性质活泼,提取困难,直至 20 世纪 40 年代末于美国开始工业化生产。此后...

admin2025-09-08 14:33:019816

来源:雪球App,作者: Miany,(https://xueqiu.com/8667056698/310629800)

钛作为化学元素于 18 世纪末被发现,但因其性质活泼,提取困难,直至 20 世纪 40 年代末于美国开始工业化生产。此后,日本、俄罗斯、中国相继建立起自身的钛工业生产体系。目前美、日、俄在钛材应用领域、产品结构方面各具特色。其中,美国钛材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日本则集中于换热器、电解、化工等民用领域;俄罗斯主要应用于航空和舰船领域。我国钛材工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步产业化阶段(1956-1978 年):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于 1956 年成立,并于次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钛合金实验室,成功试制钛合金;1976 年,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现宝钛集团)完成初步建设,标志着我国钛材产业化的开始。截至 1978 年,我国钛材产量约为 504.92 吨。

(2)快速发展阶段(1979 年-2012 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我国化工、冶金等行业发展,我国钛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其中,我国钛材产量由 2000 年的 2,233.00 吨增长至 2012 年的 5.16 万吨,规模大幅提升。但整体产品结构仍以中低端化工、冶金等为主,该类中低端需求带动钛材产能迅速扩张,使得我国钛材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我国钛材行业结构有待优化。(3)发展调整阶段(2013 年至今):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污染排放等政策的落实,化工、冶金等传统工业中的中低端钛材需求下降,钛材行业逐步进入调整期,2013 年我国钛材产量约为 4.45 万吨,同比下降 13.78%。经过几年的市场消化和吸收,以及钛材行业技术突破,应用领域拓展,行业结构性调整成效初显。目前,我国钛材行业结构正逐步从过去的中低端领域向航空航天、舰船和高端化工等中高端领域迈进。

钛及钛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航空航天、电力、体育休闲等领域,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对钛及钛合金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产生直接影响。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2022 年我国钛材销量约为 14.50 万吨,同比增长16.50%;2018-2022 年间,我国钛材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5.88%,增长迅速。其中,化工为第一大应用领域,2022 年占比 50.34%;航空航天排名第二,占比 22.76%;医药排名第三,占比 4.14%。在化工领域,由于钛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氯碱、纯碱、塑料的生产中作为抗腐蚀材料广泛应用。但受到环保政策趋严、落后产能加速出清等因素的影响,钛及钛合金在化工领域的用量趋于稳定。在我国钛材消费结构中,航空航天领域已愈发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2022 年,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钛材销量约为 3.30 万吨,同比增长 46.99%;2018-2022 年间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钛材消费量增长了约 2.2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3.80%,增长迅速。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钛材销量占比已由 2010 年的 9.70%增长至 2022 年的 22.76%。根据 USGS 统计,全球航空航天钛合金消费量占整体消费量的比重约为 50%,其中美、俄军事强国,航空钛材在整个钛合金应用市场占比超过了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