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像
朱元璋的籍贯是哪里?《辞海》载:“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好像全国人民都知道朱元璋是凤阳人。
近年来,一些学者考证史籍后认为,严格说来,朱元璋的祖籍并非凤阳,请看《明史·太祖本纪》是这样记载朱元璋的:“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
一、朱元璋出生在泗州
泗州即现在的盱眙。如果上溯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一代,他们是盱眙人。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祖父朱初一当年在句容淘金,因为受不了元朝官府压榨,后来就举家迁徙到淮河边上,也就是现在的盱眙县。朱初一死后就葬在了盱眙,也就是现在明祖陵这个地方。朱五四在其父死后,与怀孕的妻子在盱眙太平乡的二郎庙附近,生下了朱元璋。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占领濠州(凤阳的前身),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并以此为据点。从这个角度讲,朱元璋应该是盱眙人,凤阳县只能算是朱元璋的事业上的第二故乡。近年来盱眙边上的洪泽湖水位下降,被湖水淹没300多年的明祖陵和被誉为“东方庞贝城”的水下泗州古城相继出水,经过挖掘修复,朱元璋的高祖、曾祖和祖父三代的陵墓恢复了气势雄伟的规模,也印证了泗州是朱元璋的家乡。
据记载,洪武十八年(公元1413年)朱元璋命懿文皇太子朱标率文武群臣到盱眙,选定杨家墩修建祖陵。一方面寄托对先祖的哀思,同时也向天下诏告,达到他“承天命,治国家”,巩固大明王朝的目的。
朱氏迁徙路线
二、朱元璋祖上是江苏金陵句容朱家巷人
从泗州再向上推溯,明朝皇族朱氏的发源地能追溯到金陵句容朱家巷。朱家巷位于句容城西,距今江宁区的土桥镇不足十公里。据记载,朱元璋第五代祖朱仲八是南宋晚期句容朱家巷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困,他娶陈氏,生三个儿子:六二、十二、百六。其中,第三子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高祖,大概是从朱百六开始,从句容迁往泗州,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他被追尊为玄皇帝,庙号德祖。朱百六夫人胡氏,后被追为皇后,她生了两个男孩:四五、四九。其中,次子朱四九是朱元的曾祖父,被追尊为恒皇帝,庙号懿祖。朱四九夫人侯氏,追尊为皇后,她生了四个儿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其中,长子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被追尊为裕皇帝,庙号熙祖。朱元璋当和尚时,曾特地从凤阳云游至朱家巷,与自己的本家“同序长幼之节”。后来他当上皇帝后,曾命两个臣子负责在朱家巷边开过一条河,将它与秦淮河相通,他还派专人在那里找过祖坟的“龙脉”,并因此免去当地百姓的劳役。又立石追封祖先于句容,此石就是著名的“朱氏功德之碑”。在朱元璋亲自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可见,明朝皇族原本是金陵句容县(今江苏句容县)朱家巷通德乡的一个农民家族。
明初的凤阳府
三、朱元璋祖籍为江苏沛县
朱元璋的祖籍再往上追溯是江苏沛县,朱元璋与汉高祖刘邦应该是同乡,当年朱元璋起事时也曾以刘邦老乡为荣。沛县因此有“千古龙飞地,两代帝王乡”之美称,在今天的沛县县文化馆的西面隔路相望有一座泗水亭公园,进门回首,大门内侧飞檐下题“千古龙飞地”五个大字,这也是古沛的别称。沛县在民间中一直以“明先世家”享誉神州。
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朱元璋祖上皆为布衣,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为了讨口饭吃,难免四处流浪和奔波,到了朱元璋这一代,正值元末乱世,时势造英雄,朱元璋也就脱颖而出了。通过史料,可以得知,朱元璋的祖籍在江苏沛县,后迁句容。到他父亲时迁到现在的盱眙,最后才定居在安徽凤阳。